土工格室应用于桥台背后填筑施工操作要点
(1)整平下承层。机械整平人工配合,专人指挥,以免出错。
(2)钻眼锚固施工。依据图纸,计算各层的设计高度、长度、宽度,测出土工格室首层高度(以下各层同首层)并进行钻眼放样。钻机选用BTGJD2型冲击旋转钻机,施工时利用冲击器的冲击力将钻头打入台背,形成深约100cm的孔眼,然后用<20钢筋插入孔眼中,安好卡子,对好插销,进行锚固。每个插销可设2个孔,土工格室,2个孔眼必须对称,便于锚固。
(3)张拉土工格室且设立锚固钢筋。张拉前应插入锚固钢筋,并用锚固钢筋锁紧固定土工格室,土工格室节省土地资源,使其铺开。连接土工格室四周采用钢钎或锚固钢筋,与桥台和侧墙连接处采用膨胀螺栓连接;然后调整使插销对眼,与张拉可同时进行。
(4)对接插销。纵横向相临土工格室板块采用合页式插销整体连接,其连接件为专利产品。
(5)摊铺各层土工格室完毕后应当在其孔眼内填塞砂、石料,以达到锁定及加筋补强作用。首先对铺筑地面进行平整,并形成纵横向坡度。填筑时,每层必须分层填筑,每层需铺厚度不大于30cm,土工格室用于潜水河道治理,但不宜小于20cm。与路基填料结合处应挖土质台阶,不能用大型压路机碾压,应采用小型手推振动夯、手推振动压路机或重型蛙式打夯机,以确保台背填料的压实度,锥坡内填料压实度不小于90%,路面底基层以下2m不小于95%。
(6)土工格室的纵向铺设上长下短,可采用缓于或等于1∶1的坡度自上而下逐层缩短纵向铺设长度,下一层的铺设长度应小于纵向铺设长度Lmin。











土工格室加筋粗粒土加筋效果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土工格室加筋粗粒土的加筋效果,采用大型三轴试验方法分析了土工格室对粗粒土力学特性的影响,引入加筋效果系数对粗粒土加筋效果进行了评价,探讨了加筋机理。结果表明:轴向应变较小时,土工格室加筋效果不明显,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加土工格室的加筋效果才比较明显。土工格室的各项加筋效果系数在不同围压下均大于1。土工格室不仅直接对格室单元内的土体进行加固,还间接地加固约束土工格室复合结构体附近的土体。
近年来,加筋土技术日趋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新型土工合成材料不断问世,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研发了一种新型三维土工合成材料———土工格室。通过许多工程领域的应用实践与科学研究,人们发现以其独特的立体结构,在特定的地质情况下有着突出的工程效能,而这些效能是用其它二维土工合成材料所达不到的。土工格室凭着独特而突出的工程效能在岩土工程领域得到了推广。土工格室在国内外已经应用于许多工程实践中,但是对于其加筋工作机理的研究认识仍不完善。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土工格室加筋土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土工格室加固结论。目前关于土工格室加筋粗粒土的受力变形和作用机理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土工格室边坡保护,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工格室在岩土工程领域的进一步推广。本文通过大型三轴试验方法对土工格室加筋粗粒土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工格室加筋效果及作用机理,为土工格室加筋技术在岩土工程的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土工格室、土工格栅及土工布的加筋机理比较
介绍土工格室这种新型材料,并比较土工格室和土工格栅及土工布的加筋机理,前者是三维的,而土工格栅和土工布是二维的(平面的),所以土工格室具有一定抗弯性,能分散上部结构的竖向应力.
20世纪60年代,法国工程师H.Vidal在挡土墙设计中大胆采用镀锌钢带作为加筋材料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后他发表了很多有关加筋土方面的研究论文,促进了加筋土技术在挡土墙、路基、边坡和地基中的广泛应用,同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研究,为现代加筋土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加筋土结构优良的工程特性和低廉的造价,迅速在全世界范围推广使用。随着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加筋材料由初的金属片材变成由聚乙烯/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共聚而成的土工合成材料。不断出现先进的生产制造工艺使土工合成材料的强度、抗变形和抗老化的能力不断提高,使土工合成材料在土木、水利、交通、铁道和环境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